云南昌宁县抓牢活动场所建设巩固阵地聚民心
时间:2010-12-31 来源: 作者:
为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真正成为惠民工程,云南保山市昌宁县全力做好项目建设与服务工作,力求巩固阵地聚民心。
进度上“创先”,突出“早”字。近年来,昌宁县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维护党的形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基础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常抓不懈,强力推进。2006年以来,在无上级配套资金的情况下,昌宁县每年列入财政预算50万元用于活动场所建设,至2009年初,全县共新建100平方米以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9个(含社区)。2009年9月,在上级安排69个建设任务的同时,昌宁又立足实际,乘势而上,自行增加建设任务4个,县级按6至16万元不等,共补助819万元。为打赢这场阵地建设攻坚战,昌宁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及时制定了《昌宁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做到组织机构、办公场所、业务人员迅速到位,以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苦干的精神全面展开各项工作,力争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全县所有村级组织都有标准化活动场所的目的。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现已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县级初验和市级现场复核。
质量上“争优”,突出“严”字。在工程建设中,昌宁加强检查督促环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行业部门协作抓,县乡村三级联合抓的督促检查机制。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抓。昌宁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协调会议,县委常委会也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明确各乡镇党委书记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建设村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二是行业部门协作抓。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稳步推进。三是县乡村三级联合抓。分别抽调专人对建设工程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建设项目所在村的“两委”主要负责人坚持现场监督,及时向乡镇主要负责人反馈工程建设情况,各乡镇定期向县村级组织活动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情况,县领导小组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昌宁高度重视检查验收环节,从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挑选政治责任感强、专业技术过硬的人员参与县级验收工作,采取看、听、查、询等方式,确保工程验收质量,杜绝不合格工程验收过关。
功能上“规范”,突出“全”字。昌宁着力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建设,广泛开展“四个进村”,努力打造为民、便民、利民、惠民一体化村级服务场所。一是党员活动进村。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党员经常性教育、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活动,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民主议事进村。坚持以实行依法治村和村民自治为目标,认真落实党务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推进村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实现普通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三是教育培训入村。采取在村上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等办法,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技文化、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四是文化娱乐进村。始终坚持把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向党员群众开放。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民兵等村级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更多新闻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