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兰:聚力固本培元 建强“战斗堡垒”
近年来,广西河池东兰县紧盯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细心把脉,精准开方,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拉网式”摸排,把准脉象查“症结”。组织全县152个村(社区)对照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19种情形认真自查,按照不设指标、不定比例,符合一个、认定一个的原则,逐村分析研判,通过党支部自查、乡镇党委“问诊”、县四家班子领导“脉诊”的办法,确定2023年全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0个,后进村党组织3个。由县、乡、村三级联合“会诊”,对后进村党组织进行分级分类研究,找准软、散、乱等问题症结,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整改任务、时间步骤、具体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实行“一村一策”,扎实推进整顿工作见实效。
“结亲式”帮扶,靶向施策补“短板”。实行县级领导“联整”、后援单位“帮整”、乡镇领导“包整”,第一书记“驻整”、软弱涣散(后进)村“自整”的“五级联动”整顿模式。落实1名县级领导联村,1个县级单位结对,1名乡镇领导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支整顿专班,着重帮助后进村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理顺党群干群关系,解决生产生活发展难题,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突出问题,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切实提升整顿的实效。2023年,县挂点领导、后援单位、乡镇工作组到村开展指导46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30余条,开展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等活动16次,整合资金100余万元,为后进村修缮村屯道路3条,扶持产业发展项目5个,联农带农563人。
“诊疗式”治理,标本兼治去“病根”。严格落实“八个一”整顿措施,聚焦问题狠抓整改落实。针对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队伍培养滞后等问题,制定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队伍培养方案,从退伍军人、大中专以上毕业生中选拔后备人才,在后进村中培养后备人才15名;针对“党建材料质量不高,党建业务能力不强”问题,由县处级领导带队,指导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并完善好相关材料,鼓励支部书记外出学习先进村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针对“经济社会及基层党建整体发展水平在所在乡镇明显滞后”的问题,整合村“两委”、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级供销社、村级建筑劳务服务公司资源,促进班子、资源、工作“三合一”,破解软弱涣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2023年3个后进村村集体经济均达5万元以上。
“清单式”验收,跟踪调理固“疗效”。开展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回头看”工作,采取“村级自验、乡镇初验、县级审验”办法,细化4类17项具体内容,自上而下清单式逐一评估验收,形成村级、乡镇、县级排查整顿验收全流程工作台账,确保整顿精准到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将整顿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督促检查,层层压实整改责任,切实提升整顿实效;实行月调度、季报告工作制度,及时掌握整顿进展情况,督促抓好整改落实,防止出现“边整边瘫、前整后瘫、反弹回潮”问题,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走深走实。经验收,3个后进村已全面完成整顿各项任务,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