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峨县岜暮乡:“党建红”引领“乡村美”
“这一单元,我们即将看到岜暮农民运动的场景再现......”。近日,天峨县岜暮乡都楼村纳朗屯红色教育基地又迎来一批参观接受教育的“客人”,自去年该基地揭牌启用以来,已陆续承接县、乡各单位、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活动60场次,涉及人员2600余人。
近年来,岜暮乡坚持党建引领,立足红色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一区一河两路一出口”区位优势,精心打造“党建+红色+产业+文化”发展新模式,持续提升“党旗领航 三红岜暮”党建品牌影响力。今年2月,岜暮乡被命名为自治区第二批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乡镇。
该乡党委坚持以“党建红”引领“村屯红”,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打造位于都楼村纳朗屯的天峨县红色教育基地,基地一楼展厅分为岜暮农民运动、党组织建设、苏维埃政权建设、基地内设四个单元,二楼设有红色学堂党课室、议事室,为全县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提供实境课堂。2022年12月,“拉号岩革命战斗遗址——岜暮革命纪念塔——天峨县红色教育基地”研学路线被批准为市级党员教育研学路线,主要从“瞻战斗遗址、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抒家国情怀”“参观革命展示、争做时代新人”三个主题进行研学,为开展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和创建研、学、游、教一体的综合阵地提供优质平台。
“自红色教育基地建成以来,通过参观革命展示、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等学习活动,有效改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形式单一问题,同时还培养‘红色故事小小宣讲员’,有效推动少年儿童在可知可感中塑造优秀的精神品格。”岜暮乡党委书记谭道傑介绍道。
以“党建红”引领“产业红”,该乡借助山地资源、已获认定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优势,继续深化“党企联手、政企联姻、村企联合、能人联动、农企联营”的发展模式,推动示范区建设和优质产业品牌打造同步转型。
“我们总结乡党委‘五联模式’经验,在纳洞屯建成澳寒羊养殖基地,存栏澳寒羊2000只,村集体经济将会再上新台阶。”森里村党支部书记韦春梅说。此外,该乡在都楼、板花等村发展壮大种桑养蚕500余亩,联农带农84户,带贫比率高达54.76%,累计收入61.9万元,走出了一条增强集体实力、促进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党建红”引领“乡风文明红”,该乡以各村党支部为文化传承支点,深入挖掘壮民族蚂拐、铜鼓、筒噔等特有文化品牌,将文化传承作为基层治理抓手,把党管农村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筑牢乡村文明之“魂”。
“我们通过传承壮族铜鼓习俗凝聚党员力量,设置无职党员岗,引导无职党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宣传、纠纷调处等基层公共事务,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村民幸福感有效提升。”大甲村党支部书记韦名桂介绍。2023年,大甲村荣获“广西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